我心中的思政课 | 一次井冈行,一生井冈情
口传心授
点燃心中火焰
革命歌曲点燃生命激情。一曲红歌,牵引着我们走向那个烽火年代。一字一句间,是红色力量在血脉中澎湃;一唱一和中,革命星火在黑夜里滚烫。
井冈山精神放射新的时代光芒。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在积极探索中国革命道路过程中,以实事求是、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革命气魄,领导创建的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的斗争史,更是中国革命道路上的里程碑,是浓稠黑暗中的一点星光,是一部可歌可泣的史书。
无数革命先烈,用血肉身躯写就这不朽的井冈精神。
肩负重任,掌握命运。解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回顾百年来共青团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的奋斗历程的同时,我们也要牢记,实现中国梦是一场历史接力赛,作为当代青年,要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
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吾辈应当以青春念之、行之,勇立时代潮头,书写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
情景教学:
情景再现
赓续革命精神
知所从来,方明所往。从过去到如今,从学习到效仿,“三湾改编”的历史意义从未过时。中国共产党的经验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从书中抄下来的,而是先辈们历经重重困难,不断探寻摸索后方可积累形成的,这其中包含着他们的智慧和心血。
时至今日,我们仍可以从党的奋斗历史中借鉴前人宝贵的经验,汲取前进坚定的力量,牢固始终不变的初心,赓续锐意进取、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如此一来,恰逢盛世的我们定能在火热的青春中放飞人生梦想,在拼搏的青春中创造人生辉煌。
现场教学:
身临其境
感受艰苦卓绝
在井冈山两年零四个月的革命斗争史中,共计有四万八千名红军战士牺牲在这片红色热土上。青山有幸埋忠骨,重重叠叠的青松翠柏中伫立着两座肃穆的红军烈士墓——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与小井红军医院烈士墓。在这里,我们在革命烈士纪念碑前静默,聆听那些我们鞠躬默哀的、感人至深的革命故事。
在讲解员温柔而又坚定的声音中,一个又一个烈士的名字在我们的脑海里萦绕着。这些真实的故事在讲解员声情并茂的讲述中如同一部连续放映的影片,一个个场景在我们的脑海里播放。我们仿佛回到了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为革命烈士们的壮志豪情、无畏牺牲、慨然赴死而深深震撼,所有人的眼眶都饱含热泪。
井冈山的每一寸土地都是有温度的,因为它曾是革命烈士们流血流汗,誓死守卫的地方。井冈山是中国革命不朽的丰碑,因为它见证着这群为真理永不妥协,为信念永不放弃的革命者是如何“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中华民族谋出路”。
它从来都不是孤独、悲情的山,革命者们在艰苦环境中锻造的乐观主义精神与顽强的斗志,以及传承至今的“军民鱼水情”,让它成为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精神灯塔”。
走在革命前辈们曾经工作、生活过的地方,我们感慨万千。无论是大井朱毛旧居还是八角楼,无论是小井红军医院还是茨坪革命旧址,都不难看出当初的艰辛。
昏暗逼仄的房间里,摆放着整齐而单薄的衣物。我们很难想象,在零下二十余度的瑟瑟冷风中,是什么支撑着只穿着两件单衣的战士们熬过漫漫长夜;我们很难想象,在食物紧缺的时候,是什么支撑着战士们熬过饥肠辘辘;我们很难想象,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是什么支撑着战士们攀过崇山峻岭……
当我们走在红军战士们曾经走过的山路上,来到农户家里体验“红米饭南瓜汤”,在当地手艺人的教导下学习编制草鞋,我们所感受到的疲惫不及当年的千万分之一,却也在一次次现场情景的模拟中,感悟到革命的艰难以及当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硝烟已逝,但革命精神永存,革命先烈们永垂不朽。
互动教学:
情真意切
倾听红色故事
倾听最真实的红色故事,永远不要忘记那些为党和人民付出一切的英雄。何其有幸,我们有机会聆听革命后代赵京娅、张旅天讲述各自父亲生前的故事。
赵镕将军是一生勤俭节约、清廉正直的“背布袋的部长”,也是一名疼爱女儿却不擅长表达爱意的好父亲。张蕴钰司令员默默坚守在偏僻的马兰,一生隐姓埋名,献身于祖国的国防事业,成为年幼的儿子眼里“最忙碌的人”。他们都是普通人家里的父亲,也是被记录在中国史册上的英雄。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赵镕和张蕴钰虽不身处于战争前线,却在各自岗位上兢兢业业,尽职尽责,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做贡献。
赵镕在战火纷飞、物资匮乏的时期里,充分利用自己所学知识管理队内财产,合理分配军需品,为冲锋杀敌的战士们提供坚实的后勤保障,让他们得以安心作战,取得胜利,谁能说这不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革命者的故事令我们动容,他们的精神让我们倍受鼓舞。他们无畏惧艰苦,不计较得与失,一心只想祖国好,吾辈青年也应当这般模样。我们要志存高远,也不忘投入实践;要敢吃苦、勇担当、不怕难,也不忘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
红旗从井冈山插遍全国,在马兰戈壁上盛开摇曳。民主革命、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无数人为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倒在了黎明前夜,他们在硝烟中开辟出正确的中国革命道路,探索出中国特色建设道路。
牢记今日之和平,不忘昨日之磨难。我们作为当代青年,在这次红色之旅中,追寻先烈足迹,走出一条爱国主义信仰之路,用心中的火,点亮新的征程。
采写:杨芷悦 钟心怡 徐梦婷
摄影:李雨薇 谢美琪 姚颖
排版制图:陈嘉莉
责任编辑:林宛铮 钟心怡
审定:周瑛 陈慧妍 吕钊